电子菜单(扫码点餐)就真的那么好吗?
文/是之
与朋友去了好多家店,都在使用电子菜单,个人感觉有的店适合,有的店不适合。那么我们来看看电子菜单的优势和劣势,希望对各位店家有所帮助。
电子菜单的优势
1.更新成本低
相比纸质菜单菜品上新或下架的高频印刷,电子菜单只需要餐厅操作后台即可,看似高成本的机器投入实际比纸质菜单更少。
2.降低人工成本
使用电子菜单的餐厅,仅需通过平板电脑、微信和自助点餐机便可实现顾客线上自主点餐过程,大大节省甚至剔除了前厅点餐服务员的成本。
3.提升翻台率
电子菜单省去了点菜的服务环节,减少了顾客整体用餐的时间,能够明显提升翻台率。
4.信息存留更准确
顾客通过微信扫码即可完成支付,这种操作方式有助于餐厅实现对顾客的数据留存、数据分析和后期的进准营销。比如使用电子点餐的海底捞,顾客进店消费一次以上,海底捞的后台系统就会根据顾客上次点单的信息为其推荐合适的菜品。
作为新时代的产物,电子菜单的出现有其必然性,其优势也显而易见。然而,电子菜单也存在诸多不足之处,并不能广泛应用于各个餐厅,主要体现在一下三个方面。
电子菜单的劣势
1.教育成本高
能够顺利接受电子菜单形式的顾客群以年轻人为主受众面窄。那些想要俘获各个年龄段顾客的餐厅,要付出高昂的时间成本来教育顾客。基于餐饮行业的独特属性——顾客的流动性极大,教育顾客的时间周期会十分漫长,需要长时间的持续投入。比如,麦当劳自助点餐机的操作仍需要工作人员指引。
2.品牌形象不突出
纸质菜单往往可以通过纸张质地、排版设计、图片配色等多种形式来表达自己的品牌形象,而电子菜单的板式设计则相对单一乏味,视觉冲击感不强,不够贴近顾客,很难引起顾客的共鸣。
3.增加后厨压力
电子菜单的确能为拉面店、寿司店、粥店这类易于标准化的单品类餐厅带来更高的效益,但它也会给一些餐厅造成过大的后厨压力,比如那些操作工艺和流程复杂的多品类餐厅。
综上所述,电子菜单是时下的潮流,但请不要轻易尝试。要知道,电子点餐并不适用于所有类型的餐厅。每种新的菜单形式的出现,背后都离不开消费趋势的导向和企业架构的调整。可以说,菜单的呈现方式越专业,对餐厅品牌的定位、菜品结构计算、消费心理学知识、设计师专业度等因素的要求就越高。根据自己的品类属性,找到适合自己的菜单呈现方式,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餐厅的特质和优势。
我是之,欢迎各位关注交流。